網絡消費網 >  IT > > 正文
        東亞與東南亞之間有著怎樣的人群遷徙史?
        時間:2021-06-25 10:58:07

        東亞與東南亞之間有著怎樣的人群遷徙史?生活在東南亞和東亞南部的人群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基因交流的?這個交流和農業大規模出現有關嗎?

        6月24日,《細胞》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關于東亞南部人群古基因組研究的一種重要成果。來自中科院古脊椎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揭示了距今1.1萬年以來東亞與東南亞交匯處人群遷徙與互動的歷史,發現該地在農業大規模出現以前已存在東亞南部與東南亞人群的基因交流,填補了兩地接壤區域人類古基因組的空白,更新了我們對兩地人群交流歷史的認識,追溯了現今生活在廣西地區侗傣語系和苗瑤語系人群的祖先。

        以往認為東南亞和東亞南部遺傳歷史截然不同

        以往對東南亞和東亞南部基因組的研究顯示,兩地早期人群有著截然不同的遺傳歷史。在東南亞,距今約12000年至4000年的和平人是一支古老的亞洲人群,與東亞現在生活的人群分離較早。

        然而,距今4000年以來,東南亞地區的農業人群呈現出與現代東亞人群更為相似的遺傳結構,他們的基因組中混合了大量中國南方現代人群相關的遺傳成分和少量和平文化相關的古老亞洲人群成分。更重要的是,距今4000年以來的東南亞大陸人群的基因組中,中國南方人群為代表的遺傳成分占據主導地區。

        同時,在中國南方福建及周邊地區生活著距今9000年至8000年的以奇和洞人群為代表的古南方人群,他們的遺傳關系顯示與現在生活的南方人群更相近,與今天的南島語族人群密切相關。

        “這些研究揭示了東亞南部與東南亞兩地早期人群遺傳歷史的差異性與相關性,留下許多亟待探索的重要科學問題。”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付巧妹說。

        為了進一步解答兩地人群互動、遷徙等重要科學問題,研究人員對位于兩地交匯處之一的我國廣西地區人群開展了古基因組研究。

        付巧妹團隊運用古核基因組捕獲技術,克服了由于東亞南方炎熱潮濕環境導致古DNA保存差的困難,得以從廣西170個人類骨骸或化石中成功捕獲30例距今10686年至294年的人類古基因組,及福建1例距今11747年的人類古基因組。其中,2個來自廣西隆林、福建奇和洞的人類個體的年代均早于1萬年前,這是迄今為止在東亞南部與東南亞地區所獲得的最早的人類古基因組數據。

        廣西隆林人是未知的東亞古老人群

        研究人員對距今約1.1萬年的廣西隆林古代個體的古基因組分析發現,雖然此前考古學研究基于隆林人的顱骨呈現出古老型人類與早期現代人混合的特征,認為她可能是二者混合的后代,但是古基因組研究表明她已經是遺傳意義上的現代人,且其基因組含有的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的含量不高于其他現代人。并且,以隆林人為代表的相關人群不同于此前所觀察到的在中國南方沿海的古南方人群和東南亞地區的和平文化相關的古老亞洲人群。

        “她是一個此前從未觀測到的、對現在生活人群無明顯遺傳貢獻的、在東亞南北方人群分離之前分化出來的、未知的東亞古老人群。”付巧妹說。

        同時,研究人員對廣西地區距今9000年至6400年人群的古基因組展開分析,結果顯示,距今約9000年的獨山人呈現出以隆林人為代表的相關古老東亞人群與以奇和洞為代表的古南方人群的混合的特點;而距今8300年至6400年的寶劍山人則延續了獨山人的遺傳成分,此外還混合有與和平文化相關的古老亞洲遺傳成分。“這說明,至少在6400年前,以隆林人為代表的相關古老東亞人群成分在廣西地區人群中仍然存在。不過,她在母系遺傳上未觀察到對晚期人群的明顯影響。”付巧妹說,該研究表明兩地人群之間更早期的流動與農業并不相關。

        最重要的是,這項研究首次在中國南方史前人群中發現和平文化相關的古老亞洲遺傳成分,為探索和平文化相關人群的起源與擴散提供更多線索。

        距今6000年以來廣西地區發生了人群更替

        此外,研究人員還對廣西地區距今約1500年至500年的古人群基因組展開分析,研究發現,該地區這一時期人群與距今6000年的史前古老人群(包括廣西隆林人、獨山人和寶劍山人)完全不同,這意味著廣西特有的以隆林人為代表的相關古老東亞人群此時已經消失。

        同時,研究發現,這些距今1500年至500年的人群與現今生活在廣西的侗傣語系和苗瑤語系的人群有著密切的遺傳聯系。

        付巧妹表示,總體而言,這項研究揭示出距今1.1萬年前亞洲人群的多樣性,以隆林人為代表的相關古老東亞人群是此前從未觀察到、也沒對現今南北人群作出貢獻的未知古老東亞人群;同時,研究以動態視角揭示出我國南方廣西、福建區域人群的演化與變遷歷史,凸顯出廣西地區在亞洲人群演化中的重要地位,該地區不僅是東亞與東南亞在地理上接壤的交匯區域,更是兩地人群在遺傳歷史上的交流區域。

        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距今6000年以來,廣西地區發生了人群的更替,這為溯源我國少數民族歷史提供了重要線索。“該研究對于填補東亞和東南亞史前人群的互動歷史細節、修正東亞南方人群的演化模式具有重要科學意義。”付巧妹說。

        關鍵詞: 古基因組 農業 東亞 東南亞人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網絡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熱文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16840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