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網 >  科技 > > 正文
        地震預警需建密集地震監測站點:存在盲區避免過度 需全社會共同參與
        時間:2020-05-12 09:22:07

        在2020年的“5·12”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中國地震局組織專家對地震災害相關知識進行科普。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孫麗博士解讀地震預警時提醒說,地震預警存在無法實現的預警盲區,過度預警也可能造成負面作用,同時,地震預警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

        三種波與地震預警密切相關

        孫麗介紹,根據相關地震專家的基本定義,地震預警是依托震中附近的密集地震臺網記錄,在震后數秒內快速測定地震時空強參數(發震時間、震中位置、地震震級或地震動強度)并估算地震影響范圍和程度,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目標地之前發布警報。

        電磁波、地震波縱波和橫波是與地震預警密切相關的三種波,電磁波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傳播;地震波縱波以每秒6千米左右的速度在地下介質中傳播;地震波橫波與縱波同時產生,以每秒3.5千米左右的速度在地下介質中傳播。

        地震預警就是利用這三種波速度不同,通過技術途徑在地震發生后,實現以最快速度測定出地震并向感知人群發出預警信息。

        地震預警需建密集地震監測站點

        孫麗指出,地震預警的關鍵是在地震發生后以最快速度測定出地震,這就必須要有專門的記錄儀器設備提前架設在選定觀測站點上,且站點須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達到足夠的密度。

        一是地震發生地點在空間上具有一定隨機性,要想幾秒內及時捕獲到地震發生信息,必須在幾秒內地震波能到達的地方布設有地震觀測儀器,且最好有3套以上的站點。

        二是地震一般發生在地下十幾千米,地震后速度快的縱波首先向各個方向傳播,震后2秒左右到達震源垂直上方的震中位置,震后3秒以內地震波可被布設在距震中十幾千米范圍內的觀測儀器記錄到,并瞬間計算處理出地震參數。

        因此,要在具有潛在大震危險性的重點區域內實現地震預警,就必須在相應區域內提前布設足夠密度的地震觀測站點,一般要求站點互相間距在十幾千米以內。正在實施的中國地震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工程,將于兩年內在國內5個重點區域布設上萬個地震觀測站點,平均站點間距不到15千米。

        地震預警盲區一般為極震區域

        孫麗特別提醒,地震預警的先天短板,就是存在無法實現的預警盲區,只能在特定條件和特定區域內起到減災作用。

        “地震預警盲區就是在地震預警信息發送到感知人群時,破壞性地震波已經到達感知人群所處位置且已造成建筑物破壞。最令人遺憾的是,地震預警的盲區往往就是地震破壞最嚴重的區域,亦即極震區。”

        由于地震波的衰減性,地震的破壞烈度由震中向外圍按一定規律衰減,烈度最高區域稱為極震區,低于極震區烈度又高于破壞性起始烈度的區域,稱為地震預警有效區域。地震發生后,預警有效區域的范圍會明顯大于預警盲區,因此,進行地震預警意義十分重要。

        此外,地震預警也要注意避免過度預警問題。地震預警是針對破壞性地震波到達的預警,應在預警有效區域及鄰近區域開展。如果對低于甚至遠低于可能造成破壞的低烈度地震到達進行非清晰預警,盡管會對感知公眾群體起到警示提醒作用,但也有可能形成不必要的負面效應。

        地震預警需全社會共同參與

        孫麗表示,地震預警系統建成后真正發揮預警、減災作用,需要政府、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實現。

        地震預警信息發出后首先要被感知人群接收到,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學校、醫院、商超等人員密集場所安裝信息接收終端,并充分利用廣電系統電視機頂盒控制系統、村村通大喇叭廣播系統、網絡系統、手機客戶端等基礎設施發布地震預警信息,高鐵、生命線工程、重要工業設施對地震預警信息的應用也需要專業對接。

        實踐證明,有效的地震預警可為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發揮重要作用,“但地震預警仍有許多科學難題沒有解決,預警信息與實際震情存在一定偏差難以避免,希望社會公眾能予以理解”。(記者 孫自法)

        關鍵詞: 地震預警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網絡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熱文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16840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成a人片77777kkkk|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亚洲国产精品13p|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视频网站|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