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網 >  科技 > > 正文
        二維碼掃碼框正在消失,那這個框有何用處? 哪種才最方便呢
        時間:2020-05-14 14:27:43

        我們幾乎每天都要掃碼,登錄網站、登記信息、消費支付、添加好友……只要打開掃一掃,能省去不少繁瑣步驟。

        而當每次打開工具掃碼時,這些工具通常都會給出 1:1 的掃碼框,將框對準二維碼,手機就能馬上識別碼內的信息。

        然而,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即使這些工具會將「掃描區」框出來,有時候其實不需要對準框就能完成掃描,只要二維碼在相機取景范圍內,系統就能馬上將內容識別出來。

        那這個框有何用處?

        其實這跟每款 app 對掃描功能的用途有很大關系。縱觀我們目前日常最常用的 10 款 app,二維碼掃描頁的設計可以分為幾類:

        固定區域掃描

        全屏掃描

        固定區域但實際是全屏掃描

        全屏設計但實際是固定掃描

        固定區域掃描是我們目前接觸最多的掃碼模式,用戶需要將手機對準二維碼掃描才能讓手機完成識別,若是目標二維碼不在框內,app 就無法識別內容。

        而在一些我們較為常用的 app,比如微信、支付寶,則是從過去的「固定框掃描」變成「全屏掃描」,即整個手機屏幕都是掃描框。

        手機無需正對著二維碼也能完成識別,識別速度也比有框掃描快很多,相機還沒對上焦,系統就能馬上識別出信息。

        當然在此其中也有特別個例。當我打開微博掃碼時,頁面是個有固定掃碼區的設計,但 app 的掃描機制本質上其實是全屏掃描。所以每當我準備掃描時,二維碼還沒進框,信息就已經被讀取出來了。

        莫非是設計師偷懶了?也不一定。

        要扒開掃描頁的細節,單從表面看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從多方面考慮,比如掃碼用的硬件,還有軟件層面上的解碼能力。

        實際上要將掃碼頁做成全屏并不難,但專門騰出一個方框作為掃描區也并非多此一舉。

        究其原因,在二維碼剛進入我們的生活時,無論是 app 本身或是掃碼設備,都沒有做專門的優化,掃碼成功率往往和二維碼所處環境光線、距離和清晰度有關。

        于用戶個人而言,掃碼區所提供的是一個掃碼識別的提示,它的任務是告訴用戶相機已經準備好掃描,只要對準即可讀取信息。

        而對于設備本身,相機能否快速識別二維碼,這跟相機的對焦性能、處理器的解碼運算能力不無關系。

        二維碼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但直到過去十年才開始普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但早期智能手機的對焦反應、速度都相對較慢,而且也容易受環境光和鏡頭清晰度的影響,因而在開發 app 掃描頁時,開發者需要通過調整相機取景范圍,讓相機向特定區域對焦,而不是廣域對焦。

        簡單來說,將掃碼區域獨立出來,實際上也是為了照顧早期對焦速度相對較慢的設備。原理類似于相機的定點對焦區域,相機只對方框內區域測量、對焦,從而減少目標二維碼周邊的其他因素干擾,以此提升相機對焦速度和掃碼成功率。

        換個角度看,掃碼方框除了是告訴用戶掃描功能開啟外,也是一種提高識別準確率的方法。只要方框內二維碼關鍵元素符合要求,識別準確率約等于百分之百。

        為了讓用戶能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掃碼,開發者在使用如 zxing 等掃碼開發庫時,會集成如調用閃光燈、遠距離自動變焦等等等等,其目的都是為了讓手機能看清方框內的二維碼信息,方便用戶在任何使用場合掃描。

        不過,近幾年智能手機的相機對焦速度提升很快,核心處理器對圖像處理的能力也逐步提升,因此現代手機掃碼也不需要長時間的對焦,即便需要,也只是在不到一秒內就能完成。

        與此同時,隨著二維碼的應用漸成主流,app 開發商也通過自創掃碼引擎的方式,提高掃碼的速度和成功率,而不僅只依靠硬件層面來完成識別過程——微信便是其中一家。

        微信雖然不是最早使用二維碼的 app,但不得不承認它是應用二維碼和掃碼最頻密的一款 app,這除了讓用戶一旦提起「掃碼」就想到微信以外,也間接推動了微信對掃碼技術的開發。

        在 QBar 問世前,掃碼引擎主要為 zxing 和 zbar 兩種,而這兩種引擎有不同的優勢,但都有各自的缺點,同時這兩種引擎對條形碼識別的限制也相對比二維碼更多。

        2016 年,由微信技術團隊通過公眾號「微信派」發布的一則推文中,他們曾介紹過 QBar 掃碼引擎的工作原理。

        相比于傳統的掃碼方式,QBar 會在掃碼頁工作時通過預判算法篩出有條形碼 / 二維碼內容,通過掃描頁快速識別出畫面前的圖形碼信息,隨后通過 QBar 引擎對圖像解碼,輸出最終結果。

        換言之,當用戶打開掃碼頁時,只要框內有條形碼或二維碼圖像,系統就已經開始預判用戶的掃碼目標,并開始進行分類和識別。

        而且由于二維碼本身也有容錯機制(原本是為了讓二維碼在破損下也能正常使用),相機其實并不需要對照完整的二維碼,只需在容錯范圍內找到二維碼關鍵點就能識別。再結合 QBar 引擎特性,掃碼相機能通過預判和篩選出二維碼及其關鍵信息,在一秒內完成識別和解碼工作。

        「微信派」所公布的識別原理看似復雜,但在現代智能手機中,這些都只是幾毫秒就能完成的任務。根據「微信派」的參考數據,iOS 客戶端微信完成解碼時間為 5 毫秒,Android 客戶端則是 12 毫秒。

        至于為什么 iOS 設備的掃碼速度會比 Android 更快,這可能是跟當時 iOS 與 Android 設備之間的解碼性能有關系。

        在日光環境下的測試中,使用 A13 處理器的 iPhone 確實做到還沒對上焦就已經完成識別,即便是 2016 年的 iPhone 7 也能做到的「一舉即掃」的反應;而使用驍龍 865 的 Android 旗艦反應也非常迅速,但相比于 iOS 也有著微小的速度差距。

        如果說 iPhone 掃碼是「還沒看清就完成識別」,那么 Android 則是「看清楚就馬上完成識別」。

        兩者之差,僅在毫秒。

        不過盡管 Android 的掃碼速度稍遜 iOS,但相比于五年前兩個陣營之間的速度差,Android 的提升已經非常明顯,和 iOS 的識別速度相差無幾,若是不留心幾乎看不出兩者的區別。

        所以過去 5/12 毫秒的識別時間也不是絕對值,它們會隨手機硬件和軟算法的迭代而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 Android 設備同時掃描多個二維碼時,會將畫面內的 多個二維碼一同識別,隨后提供入口讓用戶自行選擇對象;而 iOS 雖然識別速度更快,但在面對多個二維碼時,則是又系統隨緣多選一了。

        除微信以外,支付寶也采用了和微信類似的全屏幕掃描,其識別速度雖然比微信稍慢,但也能做到抬手即識別的水準。

        根據 CSDN 網友分享的技術文檔,支付寶的掃碼功能由 libqrencode 庫集成,雖然不是微信的 Qbar,但是其深度優化下的識別速度也能做到以毫秒計算。

        有了更完善的算法引擎和硬件解碼能力,手機對二維碼的識別也變得「敏感」了起來,它們在無需高清圖像的條件下,也都能快速識別出碼里的內容。

        如此一來,過去用于固定焦點的方框,自然會被全屏掃描所取代。

        掃碼形式上的變化,在微信、支付寶、微博這些用戶掃碼行為較多的 app 中體驗升級尤其明顯。

        用戶在微信、支付寶可以快速完成掃碼交易;微博則能讓用戶快速完成掃碼二步驗證。

        掃碼速度、準確率的變化有賴于幾家頭部企業對掃碼引擎和算法的改良,但從側面看,這其實也得益于手機硬實力不斷升級,只有分辨率更高的相機、運算性能更強的處理器,才能承載更復雜的解碼引擎和算法,實現毫秒級的掃碼識別能力。

        從掃碼頁面的進化,可見手機掃碼效率正在不斷提升,常用 app 在掃碼時都無需對準碼,即能完成掃描。那我們回頭來看,最為原始的掃碼方框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其實還是有的。

        首先一方面是當前舊設備的留存率較高,智能手機的使用壽命普遍都在 2-3 年,甚至長達 4-5 年,舊手機的對焦和識別能力都不如現在的新手機。

        掃描方框的作用,正如在前文所述,便于舊手機快速找到焦點,提升二維碼的掃描速度和準確率,而且它也能直觀引導用戶將手機對準掃碼,這其實也間接提升了舊手機在每次掃碼時的識別效率。

        此外,盡管微信有自己的掃碼引擎,但并非所有 app 開發商都具備開發引擎或專門優化引擎的能力。

        對于掃碼需求不大的 app 來說,掃描功能主要也是掃描二維碼,掃描成功率比速度更重要,因此在沒有對識別引擎進行特定優化的前提下,使用原始的框內掃描,可以保障新舊設備掃碼都有較高的識別成功率。

        二維碼的普及極大簡化了我們在查詢、支付、登記時的操作,而用于掃描它的手機,也在隨著軟件和硬件的解碼能力升級,變得高效且多樣化。

        如今的掃碼頁所能掃描的已經不止二維碼,它還能結合神經網絡進行識物。根據微信最新功能文檔介紹,基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的 85 萬份植物圖像數據,目前掃一掃功能能對 3.6 萬多種植物進行識別,基本涵蓋了我們日常所見的花草樹木數據。

        可見,掃碼頁正隨著更多元的算法,承載著更多功能。

        正因如此,過去用于引導用戶、提高設備對焦速度的掃碼框也隨算法升級、硬件迭代、掃碼頁支持更多目標掃描,而漸漸退出舞臺。然而它并沒有真正離開我們,只是從過去的 1:1 演變成和手機屏幕比例一致而已。

        關鍵詞: 二維碼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網絡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熱文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16840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无人区视频大全| 亚洲娇小性色xxxx|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