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網 >  科技 > > 正文
        又成功發射一顆新衛星,海洋一號D星,這對“孿生兄弟”要干啥?

        6月11日凌晨 2時31分,我國又成功發射一顆新衛星——海洋一號D星。

        這顆新星被寄予厚望,作為我國海洋水色衛星家族的新成員,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對我國海洋強國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那么,什么是海洋水色衛星?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咋運行?我國的海洋衛星都發揮了什么作用?麻辣財經第一時間采訪了相關專家。

        海洋一號D星,就像C星的“孿生兄弟”

        專家介紹, 海洋衛星通過搭載各類遙感器來探測海洋環境信息。根據搭載遙感器類型不同,海洋衛星的功能也不同,具體來說可分為3類——海洋水色衛星、海洋動力環境衛星和海洋監視監測衛星。其中海洋水色衛星,主要任務是獲取我國近海和全球水色、水溫動態變化信息及海岸帶動態變化信息,主要載荷為海洋水色掃描儀和海岸帶成像儀。

        海洋一號D星是我國第四顆海洋水色系列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批海洋業務衛星之一。這顆D星,從外觀到性能,都跟2018年發射的海洋一號C星非常相像,可以說是“孿生兄弟”。

        專家介紹,D星的技術性能與C星基本相同,用于連續獲取全球水色水溫資料,監測我國海岸帶、江河湖泊生態環境變化。衛星上配置了五個有效載荷,分別是海洋水色水溫掃描儀、海岸帶成像儀、紫外成像儀、定標光譜儀、船舶自動識別系統。

        這些“寶貝”各有所長,在海洋水色水溫的監測上能夠大展身手。

        比如海洋水色水溫掃描儀,用于探測全球海洋水色要素和海面溫度場,空間分辨率1.1千米,幅寬大于2900千米,探測覆蓋周期為一天。通過連續獲取長時序的我國近海及全球水色水溫資料,研究和掌握海洋初級生產力分布、海洋漁業和養殖業資源狀況和環境質量,為海洋生物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再如海岸帶成像儀,用于獲取近岸水體環境、海岸帶、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信息,空間分辨率50米,幅寬大于950千米,探測覆蓋周期為三天。

        此外,紫外成像儀用于近岸高渾濁水體大氣校正;定標光譜儀可以用來監測水色水溫掃描儀和紫外成像儀在軌輻射精度和穩定性;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用于獲取大洋船舶位置信息,為海上權益維護、海洋防災減災和大洋漁業生產活動等提供數據服務。

        據介紹,這些載荷探測到的海洋水色要素,可用于開展水色環境、水質、大洋漁業、海溫、海水、赤潮、綠潮、海岸帶以及極地科考業務化監測與科學研究。有了這些海洋衛星數據,海洋環境監測、海洋災害監測、海洋資源開發與管理、海洋科學研究等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雙星組網,標志我國躋身國際海洋水色遙感領域前列

        海洋一號D星發射之后,將與海洋一號C星“雙劍合璧”,進行上、下午組網觀測,填補我國海洋水色衛星下午無觀測數據的空白。

        雙星組網觀測有哪些好處?

        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副主任劉建強介紹,海洋水色探測條件要求高,需要全球觀測,但同時受到太陽耀斑、海上泡沫以及云層陰影影響,同一天云的形成與消散也是變幻莫測。通過雙星上下午組網,可提高有效數據獲取的概率。“比如,上午被太陽耀斑影響的海域下午觀測能夠避免,上午被云覆蓋的觀測海域和未被觀測到的區域下午有機會得到彌補,將大幅提高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

        專家表示,海洋一號D星與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將為全球大洋水色水溫業務化監測、我國近海海域與海島海岸帶資源環境調查、海洋防災減災、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提供數據服務,并為氣象、農業、水利、交通等行業應用提供支持。這標志我國躋身國際海洋水色遙感領域前列。

        以“海洋一號”命名,成功打造出中國海洋水色觀測衛星家族

        發展海洋衛星意義重大。專家表示,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積的70%以上,開發、利用、保護海洋,必須增進對海洋的認知,人造地球衛星為人類大面積、高精度、全方位認識海洋,發展海洋經濟,維護海洋開發環境安全等提供了重要技術手段。

        我國歷來高度重視海洋資源監測與調查研究。18年來,已在海洋衛星領域成功打造出以“海洋一號”命名的中國海洋水色觀測衛星家族。

        2002年5月15日,我國第一顆海洋水色衛星——海洋一號A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從此結束了我國沒有海洋衛星的歷史,也開啟了“海洋一號”衛星系列發展的新紀元。

        2007年4月11日,我國第二顆海洋水色衛星——海洋一號B衛星實現了海洋一號系列衛星由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的轉變。作為海洋一號A衛星的后續星,它的觀測能力和探測精度進一步提高,超設計壽命期服役9年10個月,成為我國小衛星領域有名的“壽星”。

        2018年9月7日,“海洋一號”新成員、我國第三顆海洋水色衛星——海洋一號C衛星成功發射。這顆星不僅可用于全球大洋水色水溫環境業務化監測,也為地方省市自然資源調查、環境生態監測、防災減災應急處置以及氣象、農業、水利等行業提供數據服務。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原主任蔣興偉表示,海洋一號C衛星拉開了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海洋業務衛星的序幕,開啟了我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的新時代。

        據介紹,我國海洋一號系列衛星已從試驗應用轉向業務服務,在自然災害監測、資源調查、南北極考察、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海洋強國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海洋一號C星為例,這顆衛星在遠洋漁業巴布亞新幾內亞金槍魚漁場海域、黃東海滸苔、可可西里鹽湖封凍結冰以及海冰、赤潮、溢油、圍填海監測等監測中做出了突出貢獻。2019年8月,海洋一號C星為我國第十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提供了海冰密集度、海冰分布范圍和海冰覆蓋面積等觀測數據,展現了出色的極地航線服務保障能力。

        專家介紹,根據海洋事業發展需要,我國將按照三個系列規劃和發展自主的海洋衛星。第一是海洋一號系列衛星(海洋水色衛星);第二是海洋二號系列衛星(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主要任務是監測和調查海洋環境,獲取海面風場、浪高、海流、海面溫度等多種海洋動力環境參數;第三是海洋三號系列衛星(海洋監視監測衛星),主要任務是全天時、全天候監視海島、海岸帶、海上目標,并獲取海洋浪場、風暴潮漫灘、內波、海冰和溢油等信息。

        目前,我國海洋一號系列衛星組網已經拉開序幕,海洋二號系列衛星組網正在大力推進,海洋三號衛星系列組網即將到來。專家表示,隨著海洋一號、海洋二號、海洋三號系列衛星的組網運行,三大類系列衛星同時在軌運行,我國將由此進入可見光、紅外、微波多手段業務化綜合監測海洋的新時代,為海洋監測管理提供可靠支撐,同時也為自然資源調查、應急救災、生態環境等領域提供更多服務。

        關鍵詞: 衛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網絡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熱文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16840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中文字幕中韩乱码亚洲大片|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www.亚洲精品|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亚洲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