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網 >  科技 > > 正文
        田變“聰明”人變“懶” 黃土地遇上“黑科技” 老百姓挑起“金扁擔”
        時間:2020-07-09 09:06:19

        陜北農民期盼“干活挑起金扁擔”;中原農民也一直流傳著“洋犁子洋耙”的憧憬……眼下,這樣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有了“海為云”,田變“聰明”人變“懶”

        “我的手機里下載有App,輕輕一點,自動噴灌,想澆哪就澆哪,想澆多久就澆多久,不用人力、物力。”6月,太陽毒辣,河南省商水縣張莊鄉南陵村種糧大戶邱守先身穿polo衫,腳蹬锃亮皮鞋,頭發有型,坐在冷氣十足的越野車里,緩緩行駛,像檢閱士兵一樣檢閱他的莊稼。

        “其實,我不用到地頭,也能看到莊稼的生長情況。”“牛氣十足”的邱守先愈發“洋洋得意”,“這片地變‘聰明’了,我也能偷個‘懶’。”

        邱守先的“牛氣”,來自他手機里的“海為云”App。他把這個App打開推到記者眼前。“你看,地里所有的自動噴灌閥門列表,清楚吧?每個閥門控制3—5個噴頭,可以澆地0.75畝。哪里旱了澆哪里,一點不浪費水電,效率還高。”他頓了頓,繼續說,“過去雇人工澆地,1人1天最多澆10畝,光人工費都要百十元,現在我動動手指頭就能澆完所有的地。”

        今年,邱守先種的2100畝小麥獲得平均畝產650公斤的好收成,比周邊的麥田畝均增收1倍還多。他說:“今年什么情況啊?那么嚴重的疫情,那么嚴重的干旱,沒有App會中?”

        其實,這個App只是張莊鄉創建的5萬畝高標準糧田示范區的一小部分內容。在這片高標準農田里,不僅建有一流的基礎設施,如新修道路16.2公里,開挖鋪設砌襯溝渠42.4公里,新打機井268眼;還配有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監測、智能灌溉、農用直升機等“硬核裝備”,實施灌溉與排水工程、輸配電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水肥一體化及物聯網等工程,建有物聯網控制中心、田間氣象站、土壤墑情監測站、病蟲害防治監測站,裝有1.5萬畝固定式自動噴灌設備、20套物聯網監控設備,配備了植保無人機、農業直升機、人工降雨設備,徹底改變了農業生產條件。

        無人駕駛的“洋犁子洋耙”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洋犁子洋耙……”這是河南省鄧州市劉集鎮石營村石占科他們那幫“60后”對小康時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憧憬與向往。1983年,21歲的石占科“眼饞”鄰村的“洋犁子”手扶拖拉機,咬牙借款3000元也買了一臺,從此告別“手工作業”,與農機“結緣”。現在,他的合作社有各類農機110多臺套,專業農機手212人。

        不過,與本市龍堰鄉劉道廟村的“后浪”沈興新比起來,老石那一套顯然又“老土”了。1個人操控11臺拖拉機;一窩只種1粒芝麻,起伏不平的地塊可以達到同樣種植深度……這些讓人驚訝的“黑科技”,都在“80后”沈興新的首邑公司服務清單上。

        2016年10月,沈興新購置雷沃無人駕駛拖拉機等各類進口農機160多臺,除了在鄧州本地服務15萬畝耕地外,還輻射到湖北、山東、安徽、河北、陜西等地。

        前不久,在鄧州市林扒鎮邱崗村的高粱播種現場,沈興新的公司為農戶進行了播種服務。幾千畝的土地,只有兩三名技術人員站在地頭負責,無人駕駛播種拖拉機勻速筆直前進,規律作業。

        沈興新說,傳統耕作都靠人為經驗,拖拉機拐彎調頭的時候,往往留下兩三米寬的空地。加裝北斗導航后,就不一樣了,能精確到厘米級。每一行過去,誤差只有3—5厘米,極大地節約了土地。

        “更叫絕的是,你睡著覺,它能替你干活。”沈興新愈發興奮,“這‘洋犁子’可以24小時全天候作業,讓駕駛員從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還自動控制播種行進的速度,將人工操作拖拉機播種時的‘少重不漏’變為自動化的‘不重不漏’作業;把化肥等也加裝到播種機里,播種的同時也施了肥。與傳統拖拉機作業相比,效率提高不止1倍。”

        “北斗導航農用拖拉機的好處遠不止這些。”沈興新說,農作物后期的除草、植保、中耕等,也可以沿著播種時的線路作業,能把對莊稼的傷害程度降到最低,為大規模農業的標準化、精準化、精細化生產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已超84%

        地上有“黑科技”,空中也有。位于豫中平原的襄城縣,十里鋪二甲王村種糧大戶王占定從去年開始就用上了裝有“黑匣子”的植保無人機。“往年打了多少藥,有沒有漏噴、重噴,誰也不清楚。”王占定說,“現在有了‘黑匣子’,噴多少面積、合不合適,手機上清清楚楚!”

        時移世易,當年令陜北鄉親們“想破天外”的“金扁擔”,如今已在河南落地成真。今年三夏(夏收、夏種、夏管),河南省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已經超過84%,夏收機收率超過98%。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達到38個,總數位居全國第三。

        農業現代化不僅使河南省小麥面積穩定在8550萬畝左右,而且使糧食產量穩占全國的1/10,小麥產量穩占全國的1/4。其中優質小麥面積達1350萬畝,比去年增加146萬畝。盡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庚子年夏收仍然獲得歷史上小麥總產16連增,總產達到650億公斤。

        關鍵詞: 黑科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網絡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熱文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16840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AV波多JI|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