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網 >  科技 > > 正文
        【環球時快訊】為什么說我們被儀式感PUA了?
        時間:2022-11-03 23:08:07

        時代越荒誕,個人對于意義的追尋就越迫切。但好像從老早以前開始,“意義”這個詞本身就已經過時了。可能因為它過于直白、較真,不接受任何中間地帶。倒是“儀式感”開始悄然流行:

        李佳琦推薦的沐浴露宣傳自己,能“讓洗澡也成為生活中很有儀式感的事情”;


        (相關資料圖)

        蘇寧易購的剃須刀、游戲機、按摩儀,都爭搶著叫賣“儀式感”;

        豆瓣考研人在小組傾訴,“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必須要儀式感做足才能沉下心來學習”;

        小紅書KOL解謎:“人為什么需要儀式感?”“為了不把生活,活成了生存”;

        爸媽分享公號好文,標題:“生活的儀式感,是成年人心底的愛意與富足”;

        ……

        然而這樣一來,好像誰都說不清,什么才是“儀式感”?

        《大英百科全書》把“儀式”定義為“一種非語言的交流與創造意義的方式”。而在這個“儀式”逐漸式微的時代,“儀式感”是否是我們對于“儀式”現代版的復刻?

        在老掉牙的消費主義騙局之外,“儀式感”到底是以怎樣的形態存在于今日我們的話語之中?

        帶著這些問題,塔門和兩位朋友——三十出頭的李大貓(男的)和二十好幾的菜頭(女的)——簡單聊了聊:

        塔門:

        疫情之后,許多人開始放大生活中目光所及之處的細節,比以往更熱衷于看云看花看夕陽、閑聊散步逛公園、和親人聊天見面嘮家常……

        你們最近一年遇到的最具有儀式感的事情是什么,其中哪些部分會讓你覺得很有儀式感?

        李大貓:

        唱歌,和女友上街散步的時候,一般都會唱很多很土的歌,《你這個壞東西》、《打死一個翻譯官》、《邋遢大王》、《做個文明中國人》之類,每個人唱一個字,另一個人接下一個字。

        總是在散步的時候循環唱這種大土歌,會唱出儀式感。儀式感通常會表現成“在特殊的時間場合、做特殊含義的事情”,是“和平時不一樣,或者和別人不一樣”的時刻。

        比如,把時間和事件和事物附上意義,今天是“失戀第366天、成為獨立男性一周年、本命年運勢最佳日、龍珠上映30周年”,或者把“重視對方”的行為頻繁做,比如每次回家進門,都把ta的鞋子換個方向擺向門外。

        菜頭:

        陪女朋友考試,一反往常地早上六點多起來,嘴里滿是牙膏泡沫地給她拍Vlog,而她蓬頭垢面睡眼惺忪地坐在床上,對我起了殺心。

        考試其實是為了人生能往前走能有變化在做的最無聊以及痛苦的事情,但兩個人在一起就變得很好笑很有趣。我覺得這樣的狀態對我而言很重要,那天很典型,所以對我而言自動就有了意義,大概也等同于儀式感。

        塔門:

        在一部分人眼中,儀式感是生活的剛需,尤其是對于一段親密關系;也有人認為,儀式感是“被消費主義制造出來景觀”。

        你們覺得儀式感在和別人相處時重要嗎?為什么?

        李大貓:

        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對我來說,遵從儀式感會讓交流比較簡單。儀式感就是鄭重其事嘛,所以有儀式感,就意味著自己在表達“我對你很重視”,對方一般就會比較高興,或者向對方傳達一種“我們正在度過一個和日常不太一樣的時間”,這種時間就比較容易記住。

        比如禮物的話,用包裝紙包一下,并沒有比隨便拿個塑料袋要好,但是確實容易更受歡迎。把今天稱呼為“你第一次坦誠相見地在我面前放屁,一周年”就可以讓毫無意義的時間,蓋上一點意義。

        前妻是一個非常容易生氣的人,有一回她氣得把家里的一根塑料衣架掰彎成一團,真的非常生氣。第二天我把那團衣架貼在了客廳墻上,用膠帶為它做了一個框,再用便利貼剪成一個銘牌,寫上“作品名:黃XX之怒:2019年5月27日一次吵架中黃XX掰彎的衣架 材質:合成樹脂”,她看了很高興,跟那根衣架合影了很多張。

        后來衣架沒沾牢,掉了。就在那堵空墻上,把銘牌上的字改成“作品名:黃XX之怒の消失:2019年5月27日一次吵架中黃XX掰彎的衣架 材質:合成樹脂時間,以及沾得不牢的膠水”。

        類似這種圍繞對方的做法,多了就會慢慢變成儀式感,至少對我來說,會讓相處更融洽一點。

        不過它只能偶爾做,老是鄭重其事,就會顯得呆板教條,沒勁。

        菜頭:

        有點重要,因為它發出的訊號就是:“我愿意為你花心思”、“我愿意為你花時間”、“我愿意為你花錢”。人和人相處當然希望自己在對方心里是有價值的、值得被付出的。

        我記得去年有個女生爆出來自己男朋友摳門,重要節日只送了她一盒滿滿的拉菲草包裝的小零食,結果男生被全網群嘲。

        雖然大家都說儀式感可以不花錢,用心也可以,之類的,但我覺得如果追求“儀式感”,那實質上就是在追求某種付出,錢是最簡單的丈量尺度,那么用心丈量的大概就是時間和精力,本質上沒啥不同。

        所以人和人之間的儀式感也難以避免地體現著一種權力關系:你愿意為我花多少錢,你愿意為我花多少心思、多少時間,去塑造“儀式感”,這些都意味著我對你有多少制約、我在這段關系中有多大權力。

        比如我其實是不在乎、甚至排斥一些節日、禮物,這些比較主流的“儀式感”的,因為我覺得這是把對于什么“重要”的一種權力讓渡,讓外界幫我定義什么重要(一種還算年輕的反抗)。但我知道女朋友在乎,就還是會每次過節、有紀念日,就為她準備一些小驚喜,我愿意主動讓渡出一部分權力,讓她覺得自己在這段關系中是被重視的。

        其實不止在愛情里,在職場關系中“儀式感”應該也是重要的,只是那種權力制約可能給人的感覺更“邪惡”一點。

        之前聽過一位朋友說:覺得每天把自己收拾干凈、注重著裝,是為了展現自己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也可以算是一種“儀式感”了。這在我聽來像是用“儀式感”把某種權力關系美化、包裝了:認真工作是雇傭者對我的要求,而我把這種要求內化、包裝后,以一種我“自主”、“自發”想要擁有的“儀式感”呈現出來。而本質仍舊是一種權力的讓渡,歸順的表示。

        塔門:

        所以你們是怎么理解儀式感的?不考慮與人相處,儀式感對你自己重要嗎?

        李大貓:

        儀式感就是一套按照“鄭重其事”原則來執行的規則,覺得自己重要,還希望建立一套掌控生活和世界的人才會對自己有儀式感,比如謝爾頓、漢尼拔這樣的人,喜歡為自己立法。

        儀式感本質上是“鄭重其事”,祭祀、餐桌禮儀、婚喪禮,說白了里頭絮絮叨叨的繁瑣步驟、固定流程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鄭重其事地進行。鄭重其事地看,就是注目,鄭重其事地說話,就是承諾宣誓告白。

        但大眾討論的儀式感,常常會變成“模仿”。模仿餐桌禮儀,模仿婚喪禮,找司儀說一通繞口令式的場面話,模仿別人情人節送禮,模仿電視劇吃飯“いただきます”。照著劇本扮演,演得不好,就容易顯得刻奇又矯情。

        菜頭:

        我覺得有個東西沒區分清楚:就是“儀式感”到底是結果還是方法。李大貓說的這些,好像更偏向于把“儀式感”看做一種方法。因為覺得自己重要,所以通過各種各樣的儀式感,來把自己變得重要。似乎是預設了“其實大家都不太重要”。

        但我覺得有些情況下,“儀式感”不止是方法,也是結果和體現。

        如果回到“儀式感”的“儀式”,它其實很多時候是某種權力的體現:古代帝王登基的儀式彰顯的是政治權力,舉辦求雨求子儀式祈求的對象是神權。儀式固然是一種鞏固權力的方式,但它也是一種結果:因為帝王和宗教制度已經通過武力、信仰等等基底上的東西,對普通平民和信教者施以制約,所以大家才會遵從“儀式”、甘于“模仿”,并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不得不、需要做的。

        回到“儀式感”:從某個維度看,可能有些個人確實(而不只是他們覺得)更“重要”、(在身心資源等等方面)更有能力塑造“儀式感”呢?即,在現代社會中對生活更有“掌控感”。在這個意義上,儀式感對我是重要的。

        很多時候我們甚至不需要進入消費主義,只是單純地看“時間”:要有能力劃出額外的時間來塑造“儀式感”,你必然需對自己的時間有掌控感,所以“儀式感”這個詞,是傾斜于有更多時間資源的人的。當然,一個996加班狗、一個外賣跑單員,也可以通過努力塑造“儀式感”來佯裝自己擁有最低限度的、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但這就成功制造出了一條軸:

        有些人更輕易就能獲得“儀式感”,有些人要努力地調整心態、擠出時間、找到資源去塑造,甚至只是去模仿“儀式感”——“儀式感”在這條軸上只是結果和體現,并不是方法。

        確實“掌控感”這件事如果退到形而上學的層面上來說,無論是哪個個人——權力滔天還是命如浮萍——都不太能擁有,而“其實大家都不太重要”的預設就成立。但一下子跳到那個層面上,我覺得缺少現實意義。

        塔門:

        回到現實生活中,你覺得哪些人會比較看重儀式感,為什么?

        李大貓:

        一種是沒啥主見,喜歡遵照習俗來的。咱結個婚怎么也得擺個十八桌吧,沒個婚鬧算哪門子成親。

        一種是生活確實沒啥意思,需要儀式感來拯救。和以前的無聊日常不一樣,今天是重要的日子,一定不能怠慢了。

        還有一種是死心眼,覺得一件事不錯,就只認它,百千萬次老做。你媽,每次你回老家她都會6點爬起來去買菜,雞鴨魚肉四樣一定得有。

        儀式感強到一定程度,跟宗教和信仰就非常接近,找到愿意遵從的行事準則,還不厭其煩地嚴格執行。

        菜頭:

        有權力且想要彰顯/鞏固權力的人:舉辦盛大婚禮、宴請四方,也是一種展現社交資源、財力、以及在主流婚姻制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會權力。

        通過承認他人權力來獲得一些權力零頭的人:稱工作需要儀式感、給工作以重要性,事實上承認的是雇傭者的權力,通過如此承認來獲得一些被認可、被褒獎、被需要的權力。

        實在沒啥權力但需要讓自己覺得自己有權力:心態調試,我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做一些小的變化,認真對待一些事情,只要我覺得重要就是重要。

        但其實權力不可能發生在真空,也不可能單方面完成,必然是有對象的,一個相互關系。最后一種人其實本質上仍然是在鞏固別人的權力制度。也就是說,只要開始承認儀式感這個東西,就已經繞不開對于權力的爭奪。

        作者:菜乙己,編輯:張晨陽

        關鍵詞: 消費主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網絡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熱文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16840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