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天問一號”給“嫦娥五號”發來了第一封“家書”。如今,“嫦娥五號”已順利帶回了來自月球的饋贈,“天問一號”也在自己的征途中穩健前行。這對“兄妹”作為中國太空探路者中最年輕的代表,注定將一起走進全體中國人2020年的共同記憶。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國的“科技大年”。在這個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的世界里,科技為我們點亮了希望之光。科技創新不僅讓中國人親切擁抱“星辰大海”,探索世界的腳步走得更加從容自信;也讓中國經濟有了“定海神針”,以更強的發展潛力和抗風險能力,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大潮中“乘風破浪”。
這一年,我們戰疫抗疫,科技不再“高冷”
5小時完成場地平整設計圖、24小時完成方案設計圖、60小時完成全部施工圖……“火神山”“雷神山”從設計到落成投入使用,僅用了短短10多天時間。
這一連串“不可能任務”,生動詮釋了科技驅動下的“中國速度”。不僅建造神速,這兩座新式醫院的運營方式更是體現出強烈的科技特色。
通過5G、AI、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研發出智能化運維管理平臺,鏈接醫院5大類17個信息系統,形成“智慧大腦”,實現了智慧安防、智慧物流、智能審片、“零接觸”運維,共同編織出一張無形的信息防護網,為戰疫保駕護航。
在與病毒短兵相接的生命科技領域,更是打了一場漂亮的“突圍戰”:短時間內完成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測序;全國專家奔赴武漢,確定科研攻關重點,科研、臨床、防控嚴密配合,產學研協同發力;科技部等部門3批共計16個應急攻關項目,圍繞病毒溯源、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以及試驗動物模型部署;迅速研發核酸檢測試劑盒,為群防群控打下堅實基礎;多個技術路線并行,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實現了疫苗研發前所未有的速度。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四位科技工作者獲得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象征著科技戰疫力量得到了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認可。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實地考察后感慨道:科技驅動是中國防控措施的一大特點。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口罩機的快速研發,又吹響了復工復產的沖鋒號。健康寶、暢行碼、口罩機、紅外測溫槍、智能防疫機器人、云會議、云課堂……一系列科技成果運用于復工復產中,幫助被疫情暫停的生活恢復元氣,幫助被疫情沖擊的經濟快速“轉正”。
這一年,我們探月問天,勇闖星辰大海
“我們實現了我們的承諾。我們沒有吹牛!”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順利回家,航天人驕傲地向世人宣告。在嫦娥“五姑娘”給“娘家人”帶回了1731克來自“廣寒宮”的珍貴禮物的同時,一張15年前的舊報紙也在網上火了。
它是2005年的《科學發現報》,其上寫道:三年內,一顆屬于中國的衛星將開始繞月飛行;6年內,中國月球車將在月面軟著陸;2020年之前,中國研制的機器人將把月壤樣品采回地球。
多年之后再回首,國人驚喜發現:15年前各國探月計劃,只有中國實現了,而且每一步都是按計劃精準地完成了,中國人沒有吹牛。
不止是“嫦娥”,還有“天宮”和“天問”;不止是探月,還有深海和深空。永攀世界科學高峰,越來越多的科技領域閃耀著中國人的名字。伴隨著祖國經濟實力的逐步增強,中國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進一步舒展,在神州大地、在海底世界、在宇宙深處開花結果。
1月11日,有著“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放運行;
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成功登頂珠峰,完成峰頂測量任務;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第一步;
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并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
12月4日,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每一項都非一朝一夕之功。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持續不斷的科研積累,離不開堅持不懈的財政投入,離不開多個學科的交叉融合,離不開科技人員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初心。
這一道道不斷刷新的科學“新高度”,是中國持續走出一條科技發展的自主創新之路的最好證明。
這一年,我們昂首闊步,點燃創新發展新引擎
2020年,原始創新、自主研發,成為產業界的熱詞,科技創新的星星之火,已逐漸形成燎原之勢。
“我們思想已經解放了。我們就要走原始創新,就要走內涵式發展。”在談到產業創新時,重慶市璧山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志鳴的話語擲地有聲。
與開放的政策環境相呼應的是企業不斷高漲的創新熱情。比亞迪、康佳等行業龍頭先后落戶璧山,與政府共建新能源汽車和光電信息千億級產業集群。
璧山高新區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是2020年中國產業創新與轉型的一個縮影。今年1-6月,國家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3.9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利潤總額3515.8億元,同比增長17.7%,新增注冊企業22.3萬家,同比增長11.9%。創新創業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
這一年里,在“新基建”“新能源”“綠色發展”等新理念的引領下,中國經濟開啟了時代性的創新升級戰略布局,諸多實力雄厚的制造企業紛紛踏上轉型升級之路,通過數智化轉型、完善產業鏈、布局基礎研究等方式,增強自身科技實力,力求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擁有致勝的“獨門武器”。
這一年,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引導,讓產業找到了轉型升級的方向。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的范圍,不僅給產業界帶來更多期盼和想象,也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國經濟帶來新的活力。從“老基建”到“新基建”,為中國“基建狂魔”稱號賦予了新的內涵,也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
這一年,資本市場也充滿了“科技味”。機構統計,2020年A股市場全年有395家公司進行IPO,IPO總規模達到人民幣4707億元(約合720億美元),創2010年以來新高,IPO數量和融資額同比分別增長97%和86%。其中,科創板IPO數量和融資額在A股各板中均列第一。“科技創新”成為2020年吸引資本聚集的突出因素。
正如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統計師李胤所指出的,中國創新環境明顯優化,創新投入穩步提高,創新產出大幅提升,創新成效進一步顯現,創新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
在這“十三五”與“十四五”交接的關鍵一年,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會上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科技創新進行了專章部署。可以預見,未來的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中國科技創新力量將進一步釋放,科技對于經濟的驅動力將進一步增強,科技在人民生活中的滲透將進一步加深。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今天,科技創新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以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節點上迸發出驚人力量,未來,更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奔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潮頭。
關鍵詞: 創新動力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成AV人片在|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4480yy私人影院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