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網 >  科技 > > 正文
        “宇宙行”的App經營實戰(zhàn)錄:五億客戶規(guī)模、億級月活是如何煉成的?
        時間:2022-01-21 12:20:10

        2018年,工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四清(時任中行董事長)曾在業(yè)績說明會上語出驚人:“金融科技不是‘獨角獸’的專利,我們傳統(tǒng)銀行一定會在科技領域打一個大的翻身仗。”

        時隔三年,不論是國有大行還是股份行,其金融科技的投入規(guī)模龐大、增幅迅猛。

        財報數據顯示,在金融科技的投入上,國有六大行2020年向金融科技總計投入956.9億元,同比增長33.5%;7家頭部股份行(招行、中信、浦發(fā)、光大、興業(yè)、平安、華夏銀行)2020年向金融科技投入421.6億元,同比增長 31.06%。

        其中,“宇宙行”工行的數據尤為突出——2020年,金融科技投入238.19億元,金融科技人員3.54萬人,占全行員工的8.1%。

        投入巨大,成效如何?

        觀察銀行業(yè)金融科技成果的窗口,主要在手機銀行。App是一家銀行數字化轉型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當下商業(yè)銀行觸達和經營客戶的主要陣地。

        工行App仍然是典型案例,根據易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7月,工商銀行手機銀行月活突破1億戶,工行也成為首家移動端單一App MAU破億的銀行——易觀今年1月剛剛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去年12月,其月活突破了1.1億。

        2021年末,這一國內“最大手機銀行”推出7.0版本,釋放出重要信號——此前工行發(fā)布的“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zhàn)略在逐步落實,不僅強調規(guī)模,也強調價值創(chuàng)造和服務生態(tài)優(yōu)化。

        在這一背景之下,鈦媒體App專訪了工行網絡金融部(該部門主管手機銀行App建設)相關負責人。

        該負責人透露,在工行手機銀行的下一代版本更新中,電商平臺“融e購”、即時通訊平臺“融e聯”將與手機銀行完成三合一,手機銀行App之于工行將提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全行的“專業(yè)級線上金融服務平臺”以及“零售經營的主陣地”。

        2021年12月的手機銀行月活情況

        銀行業(yè)的“超級平臺”

        工行App的MAU破億,發(fā)生在銀行系App普遍面臨流量壓力的時刻。

        作為同業(yè)內的標桿樣本,經歷多年高速增長之后,招商銀行與平安銀行均顯露出App“流量見頂”的跡象。

        截至2021年6月末,招商銀行兩款App的月活躍用戶達1.05億戶,環(huán)比2020年末下滑了1.87個百分點,活躍用戶數峰值呈現下降態(tài)勢;平安銀行在上半年的手機銀行MAU為4038萬,幾乎與2020年末持平(增長0.1%),然而伴隨零售用戶總量的增長,手機銀行月活用戶數占據零售客戶總量的比例卻在下滑。

        招行相關負責人對鈦媒體App坦言:“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MAU增量放緩是行業(yè)大趨勢之一。”不過,招行方面也表態(tài),我們對此“并不太憂慮”,招行App將更多資源聚焦于財富管理等核心場景。

        這一背景下,工行App月活率先破億顯得頗為“異類”。來自于易觀2021年12月的最新數據顯示,其多項指標均處于行業(yè)優(yōu)勢地位。

        用戶規(guī)模方面:注冊客戶數4.7億戶,位居首位;用戶活躍度方面:月活(MAU)破億達到11138.47萬戶,日活(DAU)突破1000萬,峰值達到1700萬;用戶粘性方面:單次使用時長在6分鐘以上的用戶占比達到了近50%。

        工行相關負責人向鈦媒體補充了一些數據維度,“每天近2000萬用戶通過手機銀行進行明細查詢;每月超過1億用戶使用手機銀行辦理金融業(yè)務?!?/p>

        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其并不太擔憂銀行App的流量瓶頸難題,“近年來,工行App用戶規(guī)模年均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

        這一自信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工行龐大的客戶基礎——個人客戶總量達6.9億戶,服務全國近半人口;其中,私人銀行客戶19.8萬戶,總量同樣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相較之下,招行作為股份行代表,總共1.65億的零售客戶,就撐起了兩大App各5000萬上下(??)的月活,可以說已經做到極致,代表了銀行業(yè)App建設與運營的頂尖水平。但是相對較小的體量和客戶基礎,讓其App無可避免地率先遇到流量瓶頸。

        當然,對于銀行App而言,龐大的客戶基礎并不直接帶來月活數據的躍升,擁有數億個人客戶,而月活僅數百萬的銀行App并不鮮見。

        十年坎坷:落后、反超、加速推進

        事實上,工行App的發(fā)展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工行相關負責人做出了簡要總結,“2016年落后、2017年追趕反超、2019年加速推進?!?/p>

        工行App的故事發(fā)端自10年前。

        2011年,工行推出“工行移動銀行”——當時是國內首家全面整合并整體推出移動金融服務的商業(yè)銀行,涵括了工商銀行的短信手機銀行、WAP手機銀行、iPhone手機銀行、Android手機銀行、iPad個人網銀等一系列移動金融產品。其主打功能是,轉賬匯款、繳費支付、手機購物等等。

        2015年,隨著4G網絡全面普及,互聯網金融爆發(fā),銀行APP數量井噴。

        當年3月,工行發(fā)布互聯網金融平臺“e-ICBC”,包括電商平臺“融e購”、即時通訊平臺“融e聯”、直銷銀行“融e行”三大平臺,以及支付、投資理財、融資等三大產品線。當時,工行的手機銀行客戶量是1.65億,網上銀行客戶量是2億。

        這是工行互聯網金融的 2.0版本,集齊了工行版的京東、微信以及手機銀行。

        其中,類似微信的即時通訊平臺“融e聯”,初衷是便于客戶與客戶經理在線聯絡,客戶之間也可以如微信一樣直接溝通,或者建立群組,同時還能辦理轉賬匯款、購買理財產品等業(yè)務。推廣初期的賣點是,下載這一產品,可以免去短信余額變動提醒資費。

        不過,這一金融機構的社交嘗試并不順利。將原本手機銀行可以實現的部分功能分拆到另一款App,再著力模仿社交軟件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用戶不便。

        2016年,工行內部將手機銀行的地位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根據上述負責人的回憶,“當年,工行提出要將手機銀行作為全行競爭制勝的“重器”,成為金融業(yè)務的承載體。”行內求新求變的氛圍之下,工行啟動了銀行業(yè)內最早的一波社會化營銷嘗試,通過h5小游戲的方式在微信內嘗試社交裂變。

        此時,銀行卡的地位也首次讓位于手機銀行——即使不是工行卡客戶也可以登錄工行App,而工行卡客戶只要拿著手機就可以到工商銀行辦業(yè)務。

        2017年8月,時任工行董事長易會滿表態(tài),工行在推進e-ICBC從2.0到3.0(智慧銀行)的轉變,“進一步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金融服務生態(tài)圈,建設智能化的營銷、產品服務、風控體系。”

        同一時期,工行開始全面整合重構企業(yè)級業(yè)務架構,在原電子銀行部基礎上組建了網絡金融部,負責智慧銀行戰(zhàn)略的落地實施。同步還完成了七大創(chuàng)新實驗室的組建,布局金融科技各前沿領域,包括人工智能、云計算、區(qū)塊鏈、生物識別、大數據以及互聯網金融創(chuàng)新實驗室。

        這一時期,工行在移動端終于實現了落后到反超。工行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末,工行App實現了業(yè)內用戶規(guī)模第一、活躍第一和粘性第一”

        2019年,工行再次在戰(zhàn)略上做出調整,從“智慧”轉變?yōu)椤吧鷳B(tài)”,發(fā)布智慧銀行生態(tài)系統(tǒng)ECOS1.0,提出“生態(tài)銀行”,即:

        E,Enterprise-level,代表了“企業(yè)級”,立足全集團視角對流程、數據、產品、平臺進行重構;

        C,Customer-centred,代表“以客戶為中心”;

        O,Open,代表“開放融合”。工行API平臺對外開放九大類1000多項服務,合作方達2000多家;

        S,Smart,代表“智慧智能”。布局“ABCDI”(人工智能、區(qū)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

        工行App7.0正是生態(tài)戰(zhàn)略下的第一顆成果。

        這次改版中,工商銀行關注的客群范圍更廣,針對外籍、老年、小微、縣域市場和三農等不同類型客戶推出專屬App版本,并強調打造“智慧引擎”,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專屬服務,定向推送合適的信息、資訊、權益等內容。

        而在財富管理業(yè)務拓展方面,工行也升級了財富管理模式,建立起一套貫穿“投前、投中、投后”的財富管理陪伴服務體系,提供“基于精準客戶畫像的個性化資產配置方案”。

        還有一些細節(jié)處的服務提升。

        比如,該版本支持跨度長達10年的歷史明細查詢與分析,這一看似微小的改動背后需要高額資金投入——這背后的原因是,工行的賬戶體系極其龐大,近7億客戶規(guī)模的數量級,歷史遺留的存折、存單,Ⅰ、Ⅱ、Ⅲ類等各種賬戶類型非常復雜。

        上述負責人表示,“這需要成百上千臺服務器的支持和巨大的資金投入。”

        可以通過在線視頻的方式辦理業(yè)務

        大象如何轉身

        在采訪中,工行相關負責人多次提及招行。他坦言,招行長期以來的戰(zhàn)略已經形成一種競爭優(yōu)勢。

        這一長期戰(zhàn)略可以追溯至上世紀90 年代,當時國內多數銀行尚未聯網,招行通過推出“一卡通”業(yè)務,把全行的資源都集中在一張銀行卡上,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的通存通兌,以此奠定了招行最初的零售基因。

        “在當時的年代,客戶開卡或是辦理財業(yè)務,往往要填十幾張單子、簽十幾次名,招行提前做了內部整合,只要簽一次名就都辦好了。長此以往,形成了客戶的品牌認知?!?/p>

        不可否認,僅就用戶體驗而言,與國有大行相比,規(guī)模較小的銀行有著一定先天優(yōu)勢。

        比如,推行“一卡通”業(yè)務時的招行,僅是一個擁有數家分行的區(qū)域性銀行,機制靈活,船小好調頭,而大行體系龐大、“部門墻”林立,各部門都有一套自己的規(guī)則,都需要客戶簽字;

        再比如,大行受著最嚴格的監(jiān)管制約,以理財界面為例,工行App甚至無法“照抄”互聯網平臺的界面設計,由于信息披露規(guī)則限制,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字體大小無法為了追求好看而隨意改動;

        又比如,在大行目前的科技體制之下,銀行App很難實現如互聯網產品般的迭代。后者的邏輯是,快速交互、快速迭代,而大行內部上新版App,流程冗長,難以捕捉用戶的即時反饋。據了解,2015年,融e聯、融e購之所以建立與手機銀行區(qū)隔的獨立App,正是為了嘗試組建專門的科技隊伍,在創(chuàng)新業(yè)務上增加靈活性。

        如何解決以上種種掣肘之處?

        上述負責人介紹,工行內部近年來落地了多個專項工程,比如“精細化工程”、“極致體驗工程”,梳理整合不友好、不閉環(huán)的業(yè)務,每年可以實現幾千個優(yōu)化。

        在科技機制上也在發(fā)生一些變化,從原先的一個月投產,提升至目前的14天,加快迭代速度。在內部還要求全行員工參與用戶反饋,提升體驗。

        在組織架構上也做出了一些針對性調整,成立了一支“敏捷開發(fā)隊伍”,由這一團隊專門統(tǒng)一協(xié)調各部門的開發(fā)資源,基本可以實現每半個月迭代一次。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與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相比,國有大行App有著許多先天優(yōu)勢。

        比如,對于用戶而言,大行的金融可得性遠超其他銀行;相對之下,招行在網點布局難以快速增長且遠程開戶仍未放開的情況下,其所面臨的流量瓶頸暫時是無解的。

        又比如,得益于巨量的資金投入,國有大行的金融科技硬實力具備一定優(yōu)勢。

        日前,央行官網公示“2020年度金融科技發(fā)展獎”,工行智慧銀行開放生態(tài)建設工程(ECOS)項目獲得了唯一的最高獎項“特等獎”,人民銀行組委會對該給予的總體評價是,“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在而銀保監(jiān)會銀行科技監(jiān)管評級中,工商銀行連續(xù)八年保持第一。

        回歸第一性原理

        一切的創(chuàng)新都要回歸于商業(yè)本質,即服務顧客的需求,一是充足的顧客,二是真正的需求,三是服務顧客的需求能夠產生正向收益。

        工行相關負責人認為,手機銀行的運營同樣需要回歸“第一性原理”,回歸事物最基本的條件,手機銀行的初心是為用戶提供“便捷、專業(yè)、安全”的移動金融服務。

        而手機銀行之所以與互聯網產品提供的服務有距離,陷于“滿足監(jiān)管就滿足不了用戶,滿足用戶就滿足不了監(jiān)管”的兩難境地,核心原因是技術不成熟,而技術不成熟的原因是數據的不完備、對于數據的挖掘不充分。

        在這個意義上,上述負責人提出,未來銀行應該“基于客戶,面向數據”:

        全新思維下的智慧零售,應該是基于客戶、面向數據所采取的,集“孕、塑、放、控”于一體,拓展數據應用能力,激發(fā)數據活力的一系列技術手段和方法。數據作為銀行和市場之間的“中間層”,向前連接市場,感知客戶需求;向后對接銀行中臺,反饋運營策略,就如同人體的血管和脈絡。

        “各個銀行的網絡金融部,工作重點不僅僅是運營用戶,而是深耕數據經營?!痹谒磥恚磥?,商業(yè)銀行對于數據的協(xié)同、開放、連接、搜索、治理等能力,將成為商業(yè)銀行零售業(yè)務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圍繞著數據,各家銀行才能生發(fā)出各自不同的經營戰(zhàn)略,否則只是“隔靴搔癢”。

        國信證券此前在報告中提到,銀行從卡片經營邁向App經營,銀行App成為了零售銀行的主戰(zhàn)場,在銀行獲客、活客、價值轉化等方面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App經營未改變零售銀行金融本質,但重構了新的生態(tài)邏輯——從“以產品為中心”迭代至“以客戶為中心”,也推動銀行經營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

        App經營與銀行的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互為因果、相互促進。

        而在銀行App MAU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提升增量、盤活存量是所有銀行面臨的共同問題,在銀行App的顯性冰山之下,如何解決這些共同問題,是對于一家銀行戰(zhàn)略、執(zhí)行、組織、運營等能力綜合考驗。

        (本文首發(fā)鈦媒體APP,作者|蔡鵬程)

        關鍵詞: 工行 app 手機銀行 銀行 客戶 用戶 金融科技 數據 工商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網絡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熱文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16840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第一页www|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