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網 >  科技 > > 正文
        小米的紅利還“厚”嗎?
        時間:2022-03-23 17:50:00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老鐵

        小米在其發(fā)展進程中一直頗受爭議,其中作為著名的“質疑”則是:智能手機增速不再,市場紅利消失,企業(yè)的基本面就會急轉直下,這基本是看空者的基本論點。

        “市場紅利”論一直相當有市場,也有著較為圓滿的邏輯,但作為理性分析者,我們也總心存不確定感,畢竟從全球來看順利跨多個周期的企業(yè)乃是不勝枚舉(如蘋果),如果過分強調紅利論就容易對企業(yè)產生種種偏差,畢竟每個人都有對紅利期的特有看法,主觀化情緒上升影響客觀性。

        基于對“紅利期”理論的不確定,我們做此文,來探討以下問題:

        其一,小米市值與“紅利期”究竟有多大相關性;

        其二,當下小米的估值框架如何確立。

        我們首先整理了我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情況,見下圖

        在2016年達到出貨量巔峰之后,我國智能手機行業(yè)出貨量總規(guī)模就在收縮周期,尤其在2020年Q1,由于疫情出現了一個大“V字型”,即便到2021年行業(yè)也未完全恢復元氣。

        理論上2016年開始我國智能手機廠商就已經告別了高光時刻,增速要面臨下行的壓力,我們也知道,資本市場對企業(yè)的估值往往從“增速”和“利潤”兩方面做文章,換言之,行業(yè)在成熟之前是以“增速”說服投資者,而隨著市場的飽和,則又要以盈利性來滿足投資者要求。

        在兩種邏輯的切換過程中,有些企業(yè)會掉隊,甚至是消失,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紅利”不再,能跨過資本市場周期性考驗的,也都要有較好的邏輯切換和適應能力。

        小米是怎么做的呢?我們還是要回顧其過去

        我們整理了自上市以來,小米的市盈率和市銷率分布情況,見下圖

        簡單來看,市場對小米的估值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其一,上市之初,低市盈率和高市銷率,行業(yè)最看重小米的成長性;

        其二,其后市銷率開始下調(2020年由于大放水上揚,但2021年后回歸),市盈率不斷走高,換言之,當市場已經充分消化并接受行業(yè)告別紅利期這一事實之后,對開始要求企業(yè)要為股東帶來盈利性回報。

        其中最關鍵的當屬在2018年,彼時小米剛剛上市,國內市場又處于明顯收縮期,做好“紅利期”的過渡乃是相當重要的,做好保增長和漸進增加利潤就成為當時小米的重要工作,我們再看下圖

        上圖為小米歷年全球出貨總量,令我們感到吃驚的是:

        2016年之前小米受國內大環(huán)境影響極大,如2016年市場飽和,加之行業(yè)競爭激烈,當年乃是小米最為艱難的一年,其后出貨量連創(chuàng)新高,甚至在疫情后仍然維持了此趨勢。

        如今回想情況大家也都明了,乃是以海外市場要增量,對沖了國內需求不振的壓力。但當我們拿到全球手機出貨量走勢數據之后,還是對小米2017年后的表現有了不同的認識。

        上圖為IDC所做的2009年之后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2021年之后為預測),可以發(fā)現全球智能出貨量的高峰期如我國大致相當也都在2016年前后,其后緩慢下行,到2021年跌至谷底。

        換言之,如果我們用“紅利期”觀點去看小米,那就意味著全球市場在2016年之后是不利于小米的,那么增量又來自何處呢?

        關于中國手機廠商在海外發(fā)展的研究和文章已經汗牛充棟,但諸如價格戰(zhàn),品牌戰(zhàn),性價比等等,但我個人比較傾向于認為:中國手機廠商本著“保增量”這一訴求進入海外市場,以較低的ASP換市場,雖然面臨著攤薄利潤,推遲品牌升級等壓力,但完成了“市銷率”和“市盈率”的切換,就使得在2018年之后穩(wěn)定了企業(yè)基本面。

        2018年上市之后,小米股價連續(xù)下挫,我個人認為這是在估值模型切換中的必然結果,其后在2020年資本市場大牛市后,企業(yè)旋即以盈利性獲得了超過30倍的市盈率。

        接下來我們再看“盈利性”這一問題的解決。

        在最初研究小米時,我個人曾想當然認為盈利性問題相當容易解決,即一靠提高ASP,手機每部多賣100元,每年就是百億元級別利潤的新增;二靠互聯網廣告,也就是MIUI的ARPU。

        結果是我過于樂觀和簡化分析了,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小米雖然一直在進行高端化的工作,但從ASP上看,也一直在1000-1100之間徘徊,價格上漲100元絕非那么簡單,這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海外市場拓展攤薄了ASP,但我們仍然不可否認,行業(yè)競爭的激烈,使企業(yè)很難獲得特有的定價能力。

        此前我們曾有過詳細分析,研發(fā)的龐大支出與對毛利率的改善有著正相關性,當企業(yè)擴大研發(fā)費用,ASP量隨之提高,也就可以用較低的ASP撬動更大毛利率,在小米不斷提高研發(fā)開支之后,在ASP相對穩(wěn)定下獲得了更高的毛利率。

        與此同時,我們又發(fā)現進入2021年后小米研發(fā)投入繼續(xù)加碼,但毛利率已經有觸頂的跡象,甚至在原材料成本壓力之下,有下調的可能,見下圖

        在2021年Q4,研發(fā)費用仍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但毛利率并未如之前那般給予正面反饋,這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全球供應鏈紊亂下的原材料上漲壓力,這也是最近一年多全球經濟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乃是出于小米自身原因,宣布“造車”計劃后,研發(fā)費用勢必躍起,換言之,在小米內部研發(fā)費用與手機業(yè)務之間關聯正在淡化。

        那么小米成本控制在哪里?我們來看市場費用。

        市場費用的支出是中國互聯網業(yè)的一大現象,尤其在成長型公司處更是明顯,以龐大的市場開支換得增速,并以此說服投資者和市場,換得資本溢價。

        市場費用的退出則又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為穩(wěn)定利潤快速回撤市場費用,就造成了企業(yè)基本面的“踩踏”,這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和上市公司都屢見不鮮,那么小米呢?

        由于市場費用的主要開支包括IoT和手機業(yè)務,因此我們將市場費用支出分別對比兩大業(yè)務,見下圖

        2021年初由于小米之家重回快速擴張軌道,我個人曾以為這對小米會是一項積極因素,當線下渠道擴張之后會降低集團層面的支出,有利于改善損益表,但在上圖中我們并未如愿看到此情況發(fā)生,2021年市場費用占比呈明顯的上升態(tài)勢。

        我們該如何理解呢?重新回到市場背景這一要素,2021年全球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都是堪稱“艱難”,出貨量萎靡不振。

        2020年的疫情市場普遍認為是暫時的,2021年后則嚴重低于預期,且還面臨嚴峻的通脹壓力,使行業(yè)上下游面臨極大挑戰(zhàn),對于手機廠商,可以在一個平穩(wěn)過渡的市場中“躺平”,但在劇烈下行的景氣值中是很難獨善其身的。

        這也就不難理解小米市場費用在2021年快速增長的原因,盡管自身“保增長”不再是首要目標,但在市場下行的壓力下,又不得不重新啟用此手段,來平滑業(yè)務的波動性。

        關于此我們就有了以下判斷:1.短期的“應激性”措施會在外部環(huán)境好轉后退出;2.市場費用未來的縮減增效可能會成為新的利潤點。

        對當下小米基本面我們可做如下總結:

        其一,小米與行業(yè)的大環(huán)境相關性正在減弱,從估值分析上,行業(yè)景氣值的變量引子權重要減弱;

        其二,從“保增速”到“保利潤”,小米從早期的ASP調節(jié)開始向運營精細化過渡,其中研發(fā)費用對提高毛利率功不可沒,而長期看市場費用也會在下行區(qū)間。

        接下來我們再探討小米的市值走向問題。

        對于市值管理,我本人一直有“短期看流動性,長期看基本面”的觀點,在對基本面問題有比較詳細討論之后,我們重點看短期影響。

        在分析2021年Q3財報時,我個人對小米回購寄予厚望,常識層面看回購意味著企業(yè)管理層對當下市值的不滿,以回購來提振投資者信心,進入2022年之后,港股大起大落,小米又在財報前靜默期無法啟動回購,股價連續(xù)下挫,投資者信心一度低迷。

        直到3月22日,宣布百億元回購計劃,股價大漲,股價景氣值又在回歸中。對于小米我為何如此看重回購呢?

        我們測算和統計了小米上市以來每日成交額與股價的動態(tài)相關性,并制作上圖。可以看到在經歷上市初期的調整之后,小米的股價與成交量之間保持著正相關性,也就是說成交量和股價兩大因素之間互相影響,短期流動性極容易受到股價制約。

        此方面有利的一面是,當外部景氣值高,尤其大盤指數走高,資本市場流動性會迅速拉動股價,但負面效應也是相當明顯的,如若股價處于收縮態(tài)勢,流動性就會走弱,兩大因素又互相強化,這就不是投資者所希望看到的。

        這也就不難理解小米為何此時選擇回購了,當市場流動性走弱,大環(huán)境風險因子加大(即便港股近日有反彈的跡象,但美股的加息預期仍給市場注入了不確定性),在此情況下企業(yè)以手中掌握的現金儲備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自我強化流動性引子就顯得尤為關鍵。

        在上圖中,我們亦看到目前股價與交易額呈高度的正相關性,此刻的回購計劃就等于提高總交易量,最終反饋到股價,短期內百億回購的成效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最后我們總結全文:

        其一,用“紅利說"來概括所有公司是有失偏頗的,用此來指導投資行為也是不夠理性的,或者說此觀點只適用處于早期以增速為主要看點的公司,隨著企業(yè)的成熟,該理論的合理性日趨淡化;

        其二,對于當下的小米本質上正處于“增速看點”向“利潤看點”過渡尾聲,在此階段對企業(yè)的判斷會有所分化,尤其外部環(huán)境惡劣導致市場的估值偏好出現搖擺,影響資本市場短期定價的穩(wěn)定性;

        其三,短期小米看流動性,百億元的回購對接下來市值的穩(wěn)定有著重要的作用;

        其四,目前盡管大盤企穩(wěn)走高,但資本市場的風險仍然是居高不下的,對企業(yè)的選擇要尤其以盈利性和現金儲備為主(有現金才有回購的條件和能力)。

        關鍵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網絡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熱文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16840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丁香|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