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網 >  車科技 > > 正文
        5G汽車開始量產,汽車是智慧交通的AI細胞,智能駕駛“焦急等待”5G技術升級
        時間:2020-06-10 15:15:29

        比亞迪的一張海報打出“漢—全球首款搭載華為5G技術量產車”,引發行業高度關注,這是否標志著具備5G通信能力的汽車已進入量產階段?5G建設雖然如火如荼,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改造穩步推進,但已可支撐5G汽車上路了嗎?

        種種討論皆指向,過往百年均沿著機械機構精細化發展的傳統汽車,在迎來顛覆性技術升級的同時,更成為交通模式變革的探路先鋒。

        5G汽車開始量產

        谷歌提出“無人駕駛”概念已10余年,但智能駕駛全面商用化,還在等待5G基礎設施建設繼續鋪開。

        北京市政協委員、汽車行業資深分析人士陳小兵介紹,智能駕駛需要感知(路況)、認知(環境)、(AI)決策、(車輛)控制四大技術系統的支撐。

        陳小兵說:“樂觀地說,除了認知系統還在等待5G的連接,其他系統日趨成熟。5G商用及網絡環境的不斷完善,汽車業尤為心焦,因為5G是智能駕駛可商用化落地的首要條件。比如,在5G諸多技術特征中,1毫秒的理論時延是智能駕駛的必備能力,它讓車輛和基礎設施之間可以瞬間共享信息。”

        就像智能手機需要基帶芯片和射頻組件才能與網絡連接,智能汽車也要通過蜂窩通信模組、V2V模組來實現。

        2015年,3GPP(標準化組織)啟動了基于4G LTE的C-V2X(蜂窩車聯網)標準研究,當C-V2X平滑演進到5G V2X,車與車、車與人、車與道路基礎設施相互連接的“車聯網”豐富了智能網聯、智能交通、自動駕駛等場景更多想象空間。

        2019年4月,華為展示了全球首款5G車載模組MH5000,高度集成車路協同C-V2X技術。預計6月上市的比亞迪“漢”,搭載了這款模組。

        陳小兵認為,這件事的標志意義在于,具備5G能力的汽車開始進入量產階段。雖然5G還在鋪網,但華為這套5G車載模組支持從4.5G向5G平滑過渡,車企的研發投入可得到最大程度保護。

        陳小兵強調,現有的5G汽車還處于初級發展時期,停留在淺層次的車機應用階段,尚未能充分利用5G的效能。真正的智能網聯汽車才是5G技術的用武之地。

        而智能網聯汽車上路,還待空前復雜的產業鏈條協力解決“標準化”問題,標準缺失、“各自為政”始終是車聯網發展的一大障礙。

        5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20年工業通信業標準化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中,首次明確部署5G應用、車聯網的年度標準化工作。

        汽車是智慧交通的AI細胞

        5G不僅寄托了車企們增加產業附加值的期望,更指向當前的城市交通治理和未來智慧交通場景的構建。如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所言,“我國交通運輸發展正迎來重大歷史機遇期,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成為拉動智能交通發展的新引擎。”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智能網聯汽車中心主任、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總經理戴一凡博士說:“作為城市的陸上交通工具,汽車承擔了絕大多數人和商品流通的任務。智能網聯汽車與交通,將成為新型智慧城市的靈魂,促進人、車、路、城市的和諧健康發展。”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教授表示,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的出現,將會給汽車產業帶來一次重大革命,甚至會帶來一種全新的交通模式、交通系統。

        今年兩會期間,互聯網科技公司和汽車界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為促進智能網聯汽車與交通的發展建言獻策。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提出,有必要融合汽車、人工智能與城市發展,把智能汽車打造成現代智能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為智能城市的AI細胞。

        為推動5G建設加速發展,從部委到地方,政策密集出臺,“5G+車聯網”被重點、多次提及。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于組織實施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寬帶網絡和5G領域)的通知》,將“基于5G的車路協同車聯網大規模驗證與應用”列為七項5G創新應用提升工程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將推動把5G+車聯網納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建設的通信標準和協議。

        李克強教授表示,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帶動AI、信息通信、大數據、云計算等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發達國家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強化部門協同合作等措施,已形成智能網聯汽車先發優勢。我國必須立足高新技術與產業發展要求,結合國情,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的中國方案。

        關鍵詞: 5G汽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網絡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熱文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nsyf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16840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亚洲国产a级视频|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亚洲av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国产a级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